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淮南:上万群众将远离沉陷区旧房

发表于2013-12-25

近日,淮南市棚户区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,今年全年开工建成3656套安置住宅,完成计划的100%,上万群众将远离沉陷区的旧房搬入新家。 “以前房子开裂,一到冬天就漏风,盖几层被子都不行。自从搬进新房,不仅身子暖了,俺这心里更暖和了! ”12月20日,从凤台县岳张集镇采煤沉陷区乔迁至凤凰湖新区的62岁老人陈庭秀激动地说。

截至目前,淮南市因采煤沉陷的面积达204平方公里,占全市面积约8%。沉陷区群众的安居乐业问题,始终困扰着该市的转型发展。最近几年,淮南市不断探索,实地调查研究,决定采取集中搬迁的方式,统一规划、统一招标、集中管理,以解决沉陷区群众的燃眉之急。截至今年12月初,该市较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点已近60个,10余万群众得到实惠。“搬迁不是简单的事,不仅要搬得出,还要住得安、能致富。 ”这是淮南市委、市政府的承诺。根据搬迁户的实际情况,淮南市按照宜农则农、宜商则商、宜工则工的原则,以三次产业联动的方式,保障农民搬迁安置不返贫、生活水平不降低。 据了解,凤台县凤凰湖新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,5年内将安置11个涉矿乡镇的10余万群众,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采煤沉陷安置区。如此庞大的规模,群众就业门路何在? “我们积极利用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,每年投入4000万元,支持乡镇建设工业集聚区,目前已建成3个园区;以此为平台,狠抓招商引资,积极引进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,解决塌陷区群众的就业创业问题。”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室负责人告诉记者,这种立体化、多维度、集约式的搬迁安置方式,不仅解决了沉陷区群众的就业,还进一步推动农民市民化,加快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。

淮南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群众安置工作,到目前为止,已规划建设采煤塌陷区治理项目71个,投入资金99.7亿元,建设住宅总量已相当于50万人口中等城市的规模,基本解决了沉陷搬迁安置的历史遗留问题。在安置模式上,该市逐步实现了由“应急安置”向“常态安置”、由“小、近、散安置”向“大集中安置”的转变,住房安置规模日益扩大,层次不断提高,公共服务配套也进一步完善,从根本上解决了沉陷区群众的后顾之忧。(见习记者 柳文)

【编后】

淮南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沉陷区治理的重头戏和最大的民生工程,采取集中搬迁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破解沉陷区群众安置难题,保证“搬得出、住得安、能致富”,这一经验值得借鉴。

上一页|1|
/1页